喜迎建党百年华诞,引领创新盘毂先行!
发布时间:2021.07.02
漫漫奋斗路,启航新征程!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中国交通报》整版介绍地铁巴士以及盘毂动力。此举既是对盘毂动力的认可,也是向建党百年的一份献礼! 深耕技术创新,引导行业变革,盘毂动力用自主核心技术和地铁巴士解决方案,用努力和坚持,敬贺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盘毂动力:深耕技术创新,引领行业变革
20世纪80年代,低地板公交车在欧洲出现。经过40年技术迭代创新,低地板公交车已成为国际大都市重要的公交车型。2003年,我国制定了首个低地板城市客车国家推荐性标准,为行业发展指明方向。2008年,北京奥运会有力推动了低地板公交车的发展。
受核心零部件限制,低地板公交车仍面临着车厢里台阶多、后轮罩间通道窄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公交车身结构优化布局,更难以满足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的出行需求。
轴向磁通电机构造
自主研发攻克多项难题
2020年以来,具有全平低地板、大通道、后开门特点的“地铁巴士”在上海市、福建省福州市、浙江省金华市等地投用,盘毂动力结合不同出行人群的需求对公交车身结构进行了重新布局。一经推出,“地铁巴士”得到了市民的广泛认同。市民的认同源自盘毂动力研发的“硬核科技”——轴向磁通电机。以轴向磁通电机为核心,盘毂动力推出了四气囊独立悬架轮边电驱动系统整体解决方案。
轴向磁通电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等优势,但由于材料、工艺等方面存在技术难题,国内外一直未实现大规模产业化应用。盘毂动力5年来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研发,逐一攻克各项难题,于2020年完成专用材料、工艺、设备的研发,申请专利数量达982项,在轴向磁通电机领域位列全球前列,率先实现轴向磁通电机的产业化应用。在同等动力输出的情况下,盘毂动力轴向磁通电机相比径向磁通电机重量和体积都减少一半以上,实现了资源和能源更高效应用。
根据《低地板及低入口城市客车结构要求》(GB19260—2016)规定,低地板城市客车后轮罩间通道宽度应大于等于500毫米,国内采用低地板门式驱动桥方案的车辆,后轮罩通道宽度普遍小于550毫米。而采用盘毂动力电驱动系统的“地铁巴士”,通道宽度最大可达到850毫米,使前后轮罩间狭窄的通道变为“通途”。车辆后部台阶也被取消,大幅减少行车过程中的安全事故。同时,前后轴之间完整的空间增加了车辆有效载客空间,使得运营企业可以用小车型提供更大的运力。
盘毂动力四气囊独立悬架轮边驱动系统
不仅如此,“地铁巴士”以四气囊独立悬架轮边驱动系统,取代普遍采用的刚性驱动桥,降低了车辆整备质量。电子差速策略会根据车辆运行状态、轮胎附着力等参数精确分配两个驱动轮的驱动扭矩,有效解决了轮边驱动的控制难题。目前,“地铁巴士”已在全国10多座城市安全运营超过2000万公里。
三大优势适用多场景
轴向磁通电机在“ 地铁巴士”应用,只是盘毂动力在交通运输领域创新的众多场景之一。依托轴向磁通电机“小、轻、高”的优势,盘毂动力还在乘用车集成式电驱动、商用车集成电桥、工业集成式电驱动等领域推出解决方案。在今年4月上海车展上,盘毂动力展示了应用轴向磁通电机的乘用车轮边驱动系统,电机功率密度达到每公斤6.25千瓦,三合一系统功率密度达到每公斤3.23千瓦。相比上一代产品,电机功率提高了193%,相比同类型三合一系统功率密度提高了47%。
在2021年上海车展上,上海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展出应用盘毂动力轴向磁通电机的三合一驱动系统。
在纯电动环卫车领域,盘毂动力提供了从驱动总成到风机、扫刷、水泵、液压站等综合电驱动解决方案,相比同类型纯电动环卫车电耗降低30%,有效解决了纯电动环卫车作业效果不佳、车辆续航里程短等痛点。
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交通运输领域是当代科技成果应用最为集中的领域之一,也是能源、资源消耗的重要领域,未来,盘毂动力将推广应用轴向磁通电机,积极推动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
用“新”敬老,“地铁巴士”守护美好出行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2.6亿人,65岁及以上人口1.9亿人,其中,6个省份老年人口超过1000万人。民政部预测,“十四五”期间,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人。随着老龄化进程加快,老年人乘客占比逐年上升,上下车不便等问题日益凸显。
2018年,交通运输部等七部委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善老年人残疾人出行服务的实施意见》(简称《意见》),鼓励具备条件的城市新增公交车辆优先选择低地板公交车,500万人口以上城市新增公交车辆全部实现低地板化。福建省福州市、浙江省金华市、江苏省溧阳市等地在新型公交车投用和提升服务品质等方面积极探索,老年人出行保驾护航。
福州康驰新巴士:老年人一步就能上下车
“地铁巴士”具有低入口、全平地板、后开门三大特点,方便老年乘客上下车。
“近年来,我们积极贯彻落实《意见》,升级车辆技术提升公交服务品质。”福州康驰新巴士总经理谢谦辉告诉记者,去年,福州康驰巴士投用了27辆对老年人出行非常友好的“地铁巴士”。
老年人腿脚不方便,最大的困难是上下车。“去年,我们联合盘毂动力、厦门金龙、厦门金旅等企业对公交车厢布局进行了全面优化,将这款新车命名为‘地铁巴士’。”谢谦辉介绍,“地铁巴士”采用盘毂动力轮边驱动系统和后开门设计,实现一级踏步、全平地板和后开门。
“我们要求司机进站停车时尽可能靠近站台,这样老年人一步就能上下车。”谢谦辉介绍,传统公交车上下车需要跨越两级或者三级台阶,“地铁巴士”采用一级踏步设计,老年人上下车更为方便。当老年人乘坐轮椅上下公交车时,驾驶员还可以利用车辆空气悬挂装置降低车门高度,让他们轻松上下车。
走上福州6路公交车,记者发现车辆前走道和中后段地板形成平坦通道,乘车环境和地铁相似,轮椅车、婴儿车都可以方便地进出车厢。
谢谦辉告诉记者,以往发生的送医事故中,46%都与车内后部台阶有关。“地铁巴士”大幅降低了乘客从车辆后部台阶摔伤的事故率,减小了企业安全生产的风险。此外,福州康驰新巴士对传统公交车扶手直通地板的设计进行了优化,并在座椅后背等区域设置拉手,有效避免老年人在车内磕绊。
“我腿脚不好,以前上公交车真的很费劲,现在一步就走进车厢了。另外,司机的服务特别好,看到有老年人上车会格外照顾。”73岁的陈胜蓝老人不住口地点赞公交服务,“上车,司机提醒我注意脚下;乘车,司机引导乘客给我让座;下车,司机等我远离车门才开车。”
随着车辆小型化发展,8米和10米车型正在成为公交车主力车型。“地铁巴士”优化车身结构后拥有更大的车厢空间,具备了“小车大运力”的优势,8米“地铁巴士”达到了传统10米公交车的运载能力。“我们做过统计,8米‘地铁巴士’事故率比传统10米公交车下降了43%。”谢谦辉说,小车替代大车,不仅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车辆事故率也大幅降低。
金华公交:"守护驿站" 照亮老年人回家路
金华公交集团工作人员护送老人回家。
“指挥中心,我是301路售票员邵笑,车上有一名走失老人,说要到武义县看病,说不出家人电话,也说不清目的地。”
6月17日,金华公交集团指挥调度中心接到紧急电话,工作人员了解到有一名老人走失,快速启动“守护驿站”工作机制:妥善安置走失老人,同时将相关情况告知当地公安部门,请求民警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核实老人信息。查清家庭地址后,金华公交集团工作人员将老人安全送到家。
“《中国老年人走失状况白皮书》显示,我国每年走失老人有50万人,平均每天有1370名老人走失。”金华公交集团董事长楼益康告诉记者,2019年,金华公交集团启动“守护驿站”项目,以公交车和站点为载体,发现、寻找和送回走失老人。
陆续“上岗”的“地铁巴士”和“守护驿站”形成了金华公交集团关爱老年人出行的一张网。这张网以公交车和公交站点为载体,搭建了公交、公安、媒体三级联动机制。老年人从踏上公交车的一刻起,就会感受到金华公交集团各种暖心的设置:车辆内部没有台阶,老年人上下车更便捷;车内设置了“守护专座”,每个专座的靠背上贴着带有二维码的“守护驿站”标志,方便救助走失老年人;前后贯通的地板,让老年人不论坐到哪个位置都安全。
“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守护驿站’照亮了每一个走失老年人的回家路。”楼益康告诉记者,未来,金华公交集团将在车辆升级方面下功夫,为广大老年人提供更安全、便捷、舒适的出行体验。
溧阳客运:公交到门口,老人乐其行
全平地板车厢避免了老年人在车内磕绊。
“目前,溧阳有19.7万老年人,占全市人口的24%。老年人乘客越来越多,对公交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江苏省溧阳市客运公司总经理李军告诉记者,2020年,溧阳入选江苏省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首批试点城市,开展了城市、城镇、镇村三级公交一体化建设。通过增开、优化线路,溧阳客运将公交车开到了村民家门口。
城乡公交线路“一张图”、城乡公交出行“一张卡”、城乡公交服务“一个标准”……目前,溧阳客运已完成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造,实现城乡公交服务均等化。“通得了车,我们还要让老年人安全舒适到达目的地。”李军介绍,“地铁巴士”大大方便了农村老年人出行。
“以前,我们进城只能坐客运班车,往返一趟要16元。现在,我坐公交车不花钱,进城买东西、看病、走亲戚都坐公交车。”75岁的张秀兰老人说,“现在公交服务好得很,司机看到腿脚不便的老年人会上前扶一把,主动问我们到哪里,还会提前提醒我们下车。”
在68路公交车上,69岁的王福顺老人告诉记者:“我每周都要坐公交车去城里看孙子,从上沛汽车站到溧阳汽车客运总站全程38公里,只需要1个小时。我每次去看孙子都会带点自己种的蔬菜,以前最担心上下车摔倒,现在公交车一步就上去了,真是太方便了。”
李军介绍,溧阳客运老年乘客占比超过30%,其中农村老年人居多。农村老年人无论是进城还是返乡,通常都会随身携带大量物品,“目前,我们在15路、7路等公交线路批量投用了‘地铁巴士’,特别受农村老年人的欢迎,公交事故率大幅下降。”
尊老敬老是溧阳客运的优良传统。李军介绍,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也要把关爱老年乘客出行的理念传递到每一个乡村。自2012年起,溧阳客运就成立了“敬老文明号”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建立“一把手”总负责机制,确保创建工作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