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榜“机器人产业链重点骨干企业”,盘毂以“倍动力”驱动“新能量”
发布时间:2024.10.21
近日,金华市首届机器人产业链发展大会举行,现场发布了首批机器人产业链专家顾问团成员名单,促成了总投资额34.5亿元的15项院企合作项目签约,并对涵盖机器人企业展示核心部件制造、机器人整机、系统集成、机器人应用等领域的40余项创新产品进行了发布。
大会向来自浙江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单位的专家顾问团成员颁发了聘书,举行了“金华市机器人技术创新研究院”授牌仪式,发布了《金华市机器人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规划(2024-2027)》,公布了金华市机器人产业链首批链主型、骨干型、星火型企业名单,其中,盘毂动力作为“电机制造”领域的典型代表,荣登首批“骨干型企业”榜单,代表了大会对盘毂在机器人产业链中实力与潜力的高度认可。
机器人被称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其研发、制造、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从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历程来看,液压驱动、气压驱动和电机驱动是应用最为普遍的三种驱动形式,其中,电机驱动机器人凭借反应速度快,维护更容易,更适合精细地控制动作,系统更节能,商业化速度更快等优势,成为当前最为主流的技术发展路线。
电机驱动机器人采用电机作为核心驱动,通过电机控制器实现对电机的转动方向、速度和运动方式等进行多种模式的控制,目前,高精度工业机器人对关节驱动电机有以下要求:
1、快速性,指电动机从接收指令信号到完成指令所需的时间应尽可能短;
2、起动扭矩惯量比大,即在负载驱动时,机器人关节电机要求具有较大的起动转矩和较小的转动惯量;
3、体积小、质量轻、轴向尺寸短,以便在更有限的空间和载荷内达到更好的应用效果;
4、能够在苛刻的运行条件下工作,能够频繁进行正反向和加减速运动,并能够在短时间内承受过载。
基于此需求,轴向磁通电机比径向磁通电机在机器人领域具备更强的实用价值。首先,轴向磁通电机拥有更高的功率密度和扭矩密度,在同等功率下,轴向磁通电机的体积和重量仅为径向磁通电机的一半左右;而且,更短的轴向长度不仅实现了以前无法实现的轻巧紧凑机器人设计,还延长了机器人电池寿命,降低了能源成本;同时,轴向磁通电机在低转速时也可释放更大的扭矩,同时可以提供更大的推力和更高的响应速度。
作为全球范围内率先实现轴向磁通电机规模化量产应用的企业,盘毂动力已经开发出ICS、ICD、PCB三大产品平台,电机功率覆盖63W至900kW各个功率段,是当前轴向磁通电机领域产品线最全、功率覆盖范围最宽的企业;盘毂已累计申请国内外各项专利1357项,领域内排名全球领先;盘毂量产电机功率密度达到8.17kW/kg,远远超过国内外各项电机中长期规划目标,产品性能全球领先。
目前,轴向磁通电机已经在国内外多个机器人项目中得到应用研究。Genesis Robotics通过轴向磁通电机的紧凑厚度(2cm)来减缓机器人脚与地面接触时关节受到的地面冲击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服务机器人领域,日本NIDEC DRIVE TECHNOLOGY利用21mm厚度的轴向电机和高达170W的高输出,支持启动力辅助关节,防止使用者在通过狭窄通道时因关节过大而受伤。
2023年底,金华市将机器人纳入十条重点产业链攻坚,截至目前,金华市已集聚机器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90余家,其中规上企业44家。根据《金华市机器人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规划(2024—2027年)》,未来数年内,金华要打造长三角机器人产业链高端智造新高地、成果转化优选地、应用场景示范地,盘毂动力作为首批“机器人产业链骨干型企业”,将充分发挥自身科技创新优势,与上下游企业紧密合作,共同打造更加完善的机器人产业链生态系统,为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贡献更大驱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