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媒体中心 盘毂动态

盘毂和“中国汽车在一起”,驱动产业技术向XIN升级

发布时间:2023.08.14

这两天,一则名为 “在一起,才是中国汽车”的短视频成功霸屏中国汽车人朋友圈。

盘毂和“中国汽车在一起”,驱动产业技术向XIN升级

在把各大主流华系车品牌cue了一遍以后,视频发出邀约“让我们以中国汽车这个名字,打破旧的神话,踏出新的长空,成就世界级品牌。我们在一起,才是中国汽车。”

而在视频正式发布的前一天,中国海关总署刚刚公布了今年前7个月的外贸数据。根据统计,今年1到7月,我国出口汽车277.8万辆,同比增加74.1%,从今年一季度开始,中国汽车出口量已经超过日本,跃居世界首位。

盘毂和“中国汽车在一起”,驱动产业技术向XIN升级

另一则可印证的数据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已连续8年位居全球第一,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全球排名第一,产销量占全球60%,新能源汽车公开量占全球70%,中国前六大动力电池供应商占全球电池装车量63%。

可以说,中国汽车产业已经实现了新能源赛道的“弯道超车”,并且已经具备了打造“令人尊敬的世界级品牌”的基础。

盘毂和“中国汽车在一起”,驱动产业技术向XIN升级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出海”面对全球市场竞争的过程中,“水桶效应”会表现得愈发明显,换而言之,任何一个出海的华系车品牌出现短板,都会对中国汽车品牌的整体形象产生影响,所以,“中国汽车在一起”不仅要在全球舞台上达成一致向上的共识和向心力,更需要的是在关键核心领域不断创造技术突破的向新力。

盘毂和“中国汽车在一起”,驱动产业技术向XIN升级

落实到具体要做的事情上,全链条的加速创新发展,使得整个汽车产业向着更开放的产业生态方向发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深度技术合作和定向开发共赢成为新的趋势,所以主机厂对零部件企业的技术自研创新能力要求明显增加,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最为核心的“三电”领域,需要更多的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持续领先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比如电驱动领域,在高性能、低成本、小型化、轻量化以及高功率密度等各项性能要求下,创新的轴向磁通电机技术路线成为各大主流品牌关注的焦点之一,包括奔驰、迈凯伦、法拉利等世界级汽车品牌都将其作为“通往电动化之路的最佳解决方案”;

相对于目前广泛应用的径向磁通电机,轴向磁通电机在各个方面的表现都更好:它们不仅更轻、更小、高效区间更大,在输出功率相同的情况下,轴向磁通电机的体积比径向磁通电机小50%、重量轻50% 。

盘毂和“中国汽车在一起”,驱动产业技术向XIN升级

具体数据表现方面,盘毂动力的ICD150K轴向磁通电机,自重仅为24Kg,峰值功率达到150kW,与MCU控制器和减速器组合成为三合一驱动总成后,轮端输出扭矩接近6000N·m,当一台汽车搭载上4个这样的驱动电机、并且采用分布式驱动技术对每个轮胎实现精准动力控制,不难想象它的驾驶操控体验将是何种的强大。

目前这款电驱动总成可以根据车辆开发平台的实际需求,实现定制化的布置方案设计,其中「平行轴方案」有利于在Z向高度和Y向宽度方面预留更大的底盘空间;「同轴方案」的布置方式则可以在X向长度上获得更大的设计自由度,并且该方案在左右半轴的长度一致,总成质量分布更加均匀。

盘毂和“中国汽车在一起”,驱动产业技术向XIN升级

更为重要的是,轴向磁通电机在体积重量上的优势不仅大大减少了电机生产所需要的铜、铁和永磁等材料的使用,而且可以让驱动电机布置在更加狭窄的地方,比如汽车轮胎旁边、或者是轮毂的凹口,实现更高效率的轮边驱动或者轮毂驱动。

在9月初即将举行的2023德国国际汽车及智慧出行博览会(IAA MOBILITY )上,盘毂旗下首款轴向磁通轮毂电机产品将首度亮相展示,为汽车产业的技术升级和变革带来全新的解决方案。

盘毂和“中国汽车在一起”,驱动产业技术向XIN升级

盘毂和“中国汽车在一起”,驱动产业技术向XIN升级

所以,中国汽车“在一起”、参与全球市场竞争,必须把产业链上下游紧密地链接起来,凝聚成“一致对外”的向心合力,不断迸发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向新创造力,在抢占市场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华系车的品牌影响力,并最终成为世界汽车产业的领导者。

盘毂动力期待和中国汽车产业一起,缔造令人尊敬的世界级品牌。

(部分图片及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